关于《厦门大学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规划(2001-2021)》有关问题的说明
副校长 朱崇实
代表们,同志们:
根据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和学校工作的安排,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必须编制好学校的三个规划即“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为了做好三个规划的编制,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分工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从去年12月开始,在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厦门大学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规划》(以下简称“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现将三个规划提请教代会各位代表审议。在审议前,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着重就“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几个问题向各位代表说明如下:
一、关于编制“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去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领导在“十五”“211工程”建设部署动员会、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等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各高等学校要在制订“十五”计划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再学习、再思考、再谋划,进一步充实、修订和完善学校的发展蓝图,认真思考“两个问题”,精心制定“三个规划”即:认真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样两个问题,精心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1、编制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邓小平在1987年4月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1981-1990)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1991-2000)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2001-2050),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在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新世纪头20年,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这一机遇期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就一定要在“谋”字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很好地谋划发展、规划未来。党的十六大对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做出了战略部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密切联系实际,重在谋划发展,重在规划未来,真正地把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与思考、谋划学校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编制发展战略规划,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以史为鉴,回顾一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到洪堡大学、莫斯科大学,到哈佛大学、MIT、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关键时刻办学思路的创新决定着这些学校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跨越式发展。办学的思想、宏观的战略,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
3、编制发展战略规划,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思考、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的本身就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的过程,通过编制发展战略规划,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和职工的积极性,把大家的智慧和能量都引导到谋划发展和规划未来中来,用我们发展的美好未来凝聚人心,使大家的精神振奋起来。从上学期末到现在,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各种方式广泛征求机关部处、院系所、研究中心领导、教师的意见。在此期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从起草、修改到今天提交教代会审议,前后七易其稿。应该说,“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是全校上下辛勤劳动的思想结晶。
二、关于“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体例
“发展战略规划”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校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是发展战略目标及分阶段目标;第三部分是建设与发展的具体目标;第四部分为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和一系列具体目标而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与主要措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对台交流、后勤改革和条件保障、办学经费、改革和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十个方面。这种体例的主要特点是在分析我校目前所处的地位、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之后,紧紧围绕着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继续奋斗”这一宏伟目标而展开,提出了“构筑一流的学科、汇聚一流的队伍、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的相关指标和措施,从发展战略目标到分阶段目标,从具体指标到发展思路与主要措施,一环紧扣一环,力求做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措施明确。
三、关于发展战略目标
奋斗目标关系到学校的定位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规划制定得好坏,与其奋斗目标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在理解奋斗目标之前,有必要了解一流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基本概念。
(一)一流大学
进入21世纪,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建设一流大学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变得越来越重要。建设一流大学,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实力和水平的象征。“一个国家的大学水平如何,从一个方面反映着这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形象,需要有与之相应的世界一流大学。早在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为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的题词中就提出:“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如果说1995年题词主要是针对复旦大学这个特定对象提出的办学希望,那么,1998年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则是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高校发出的动员令。他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三年之后,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他进一步就如何“建设”一流大学作出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要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1、一流大学是个建设性概念。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一流大学的思想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校庆时提出来的,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决不限于这三个学校的范围。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不是要给中国现有的大学进行分类和排队,而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着眼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整体的质量要求。“要有”,说明还没有,所以才“希望你们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一流大学是动态的、开放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责无旁贷,其他大学也应积极向上、不甘落后,为此而努力。作为从无到有的发展目标,由于条件的限制,开始只能是“若干所”。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经过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我国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一流大学是个过程性概念。江泽民同志讲的一流大学,主要是就世界先进水平而言的,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建成,它要经过一个从国内一流到世界一流的长期发展过程。“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批国内一流大学为前提,以全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基础。否则,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需要扎扎实实地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大学。经过长期的奋斗与拼搏、竞争与合作、筛选与淘汰,从中涌现、生长和发展出若干所得到世人认同的世界一流大学。
3、一流大学是个总体性概念。无论是世界一流还是国内一流,都是指它的总体办学水平,并不意味着它在每一个方面都是一流的。同样道理,由于大学类型的不同,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原因,一些大学目前虽然距离一流大学还有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差距,但并不表明它们没有一流的教师、学科,一流的学生、科研成果。这就是每个大学的比较优势和特色。大学的多样性,是教育的基本特征。严格地说,一流大学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它不过是在若干学科方面聚积了一批一流的教师,培养了一批一流的学生,创造了一批一流的科研成果,从而在世界或国家范围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一流大学与特色大学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一流大学与非一流大学的区别,从静态上看是质的不同,从动态上讲则可能是量的差别。从个别、少数一流的教师、学科,一流的学生、成果,逐步发展到有更多一流的教师、学科,一流的学生、成果,量变引起质变,从而成为一流大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的大学,都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发展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而艰苦奋斗。
4、一流大学还是个精神性概念。要求所有大学都办成一流大学不现实。但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意识和精神,应该是所有大学都必须具备的。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一流大学的思想,对所有大学乃至全国各行各业都有指导意义,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全国人民都要以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一流大学的根本特性就是办学质量的一流。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对一流大学的基本特性作了概括,全面提出了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和评价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准:(1)培养一流的人才,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使受教育者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2)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通过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借鉴,“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3)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发挥“思想库”和“智力源”的作用,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特别是实现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6、如何建设一流大学?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四个应该”对如何建设一流大学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即:(1)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2)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4)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更需要广大学师生员工的艰苦努力。
(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一般来说高水平大学的概念强调的是水平、地位,研究型大学强调的是类型;高水平大学具有相对性,是相对评价指标体系下的概念,研究型大学具有一定的绝对性,是绝对性,或标准性、达标性评价指标体系下的概念,是更加具有客观性的概念。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能力的主体,也是我国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土壤和环境。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同志2001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高水平和研究型这两个概念都有客观衡量指标,不是可以自封的。高水平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培养的人才是高质量、高素质的;从事的科研是国家目标的;整体实力、尤其是教师队伍是有国际竞争力的。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应当具有这三方面的高水平。研究型衡量标准相对来说更为具体,也有如下三点:首先要有足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经费,而且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经费数量应与应用开发类经费的差距不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纵向课题经费不能比横向课题经费低得太多。同时两者相加起来,即研究和开发经费总量对学校运行的贡献,一般来说约占总经费的30-50%。这部分经费大体与国家给学校的教育事业拨款相当。其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大体相当。第三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之比,不低于1:2.5。
十六大给我国教育战线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包括两个系列。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研究生教育,第二个层次是本科生教育,第三个层次是高等职业教育。两个系列是全日制教育系列和继续教育系列,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都由三个层次的教育所组成,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我们的高等学校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三是高等职业学院。每所高校都要找准自己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根据定位确定发展目标和思路。我国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需要进行科学规范和准确定位。对于我校而言,就是要尽快跻身于研究型大学行列。
(三)近2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
到2021年前后(建校百年),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太平洋西海岸的一所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规模适度、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基地,成为具有较强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基地,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福建省、厦门市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这里包括几层含义:
1、时间跨度:2001-2021年,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点,也是实现我校发展战略目标的起点;2021年适逢我校建校百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同时还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的时间要求相一致。
2、强调国际竞争力:即太平洋西海岸的一所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不是局限于“台湾海峡”西岸、祖国东南部地区。
3、选定参照系: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其学科结构:设有文理学院、商学院、化学学院、教育研究院、工学院、环境设计学院、新闻研究院、法学院、信息管理和系统学院、自然资源学院、眼科学院、公共保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社会福利学院;(2)其学生规模:本科生21,738人,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有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9,26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3)1995年在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关于博士教育的调查中,伯克利有36个博士项目名列全美前十名,如:化学1,生化和分子生物学4,经济学7,历史2,环境进化行为学8,生物工程8。1998年由US News & World Report 发表的一项对职业学校的调查中,伯克利的排名是:商业(工商管理)10,教育1,工程2,法律7,公共保健6,建筑6,社会工作3。
4、精英教育的理念:即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党的十六大赋予厦门大学这样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使命。
5、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理念:要努力使学校成为具有较强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基地,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福建省、厦门市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述发展战略目标,将分三步实现:
基础建设阶段的目标是:到2005年,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迈向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面发展阶段的目标是:到2010年,初步建成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实现目标阶段的目标是:到2021年,建成太平洋西海岸的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继续奋斗。
从字面上理解,“世界知名”比“国内外知名”更强调了在世界上具有更大的影响、更高的知名度,从内涵上说,“世界知名”是比“国内外知名”更高一个层次的目标定位,因此,我们将“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我校2021年的远景目标。
在提出总的发展战略目标之后,又提出六个方面的具体指标:
1、人才培养:
到200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1000人;到2010年,在校学生总规模40000名左右,其中研究生约16000名,本科生约2400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之比为1:1.5以内;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数量之比争取达到1:3左右。2011-2021年,在校学生总规模基本稳定,学生结构不断优化,博士生占研究生的比例、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以及留学生中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比例均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年度指标 2000 2003 2005 2010 2021
博士生(占在校生比例) 562 908 2000 4000 1、规模基本稳定、结构优化2、博士生、留学生、留学生中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比例保持一定增长率
3.99% 4.44% 6.45% 9.64%
硕士生(占在校生比例) 2576 4664 8000 12000
18.29% 22.79% 25.81% 28.92%
本专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10434 14079 20000 24000
74.07% 68.79% 64.52% 57.83%
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 514 815 1000 1500
3.65% 3.98% 3.23% 3.61%
在校生总数 14086 20466 31000 41500
作为国家重点大学,厦门大学无疑应该向“研究型”大学进军,关键在于把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间的“度”。举个例子,就是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特别是本科教育和科研的关系。按道理说,即使是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也必须以育人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但实际处理的时候,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安排。近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大学的规模不能大,特别要限制本科生的培养规模,其理由是美国的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常春藤盟校”以及加州理工学院等,其在校生总数一般都控制在几千人到一万多人,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数量相当或者超过本科生人数,而且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清晰,显示出典型的精英教育特色。这些确实是事实,但这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上述学校都是私立大学,而我们国家则是以公立大学为主体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下美国著名的州立大学呢?以加州伯克利大学(在校生3.7万人)、密西根大学(在校本科生2.4万人)、加州洛杉矶大学(在校生3.7万人)、伊利诺斯(香槟)大学(在校生3.6万人),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在校生4万余人)为代表的美国项尖州立大学,一方面保持了非常高的学术水平,许多学科的水平比一流私立大学还要更胜一筹,另一方面为国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说明,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对立的,完全可以和谐地统为一体,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说我国有一些大学由于受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制约,需要走较小规模的路子,而相当多的学校则应该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广大老百姓希望子女读好大学的强烈愿望。在规模适度增长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质量和水平。
2、科学研究:
到2005年,学校的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5亿元人民币;争取在世界著名刊物(如Natural & Science)发表文章取得突破;发明专利数有较大幅度增长,力争取得若干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到2010年,确保当年科研经费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达3亿元,力争突破5亿元,特别争取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项目和经费数有较大增长。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有相对优势或战略必争的高新技术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争取更多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重大奖励。文科被CSSCI等收录论文数保持全国高校前10名,理科被SCI等收录论文数争取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工科被EI等收录论文数争取进入全国高校前30名。
到2021年,确保在当年科研经费总量比2010年再翻一番,达6亿元,力争突破10亿元。研究和开发经费的总量对学校运行的贡献占学校总经费的30%以上。在若干研究领域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在国际上取得较大影响。
年度指标 2000 2003 2005 2010 2021
N&S 取得突破
SCI 182篇/第19名 进入全国高校前10
CSSCI等 / 保持全国高校前10
EI 57篇 / 进入全国高校前30
ISTP 34篇
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力争更多获奖
科研经费与重大项目 1亿元 1.5亿元 1、确保3亿力争5亿2、国家科研计划项目与经费有较大增长 1、确保6亿,力争10亿2、科研与开发经费总量占学校总经费的30%以上
3、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到2005年,新建10-15个产学研基地;年均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左右;选择并扶持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若干个高新技术企业,并在此基础上争取组建上市公司。初步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具备一定的高新技术孵化能力,孵化项目100个以上,实现技工贸年收入5-8亿元,利税1亿元;每年向厦门市输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20-30家。
到2010年,建设若干个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转移中心,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和转化力度大大增强,培育出若干个国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使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最好、最有吸引力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入园企业100-200家,孵化育成企业80-100家,孵化项目300个以上,实现技工贸年收入20-50亿元,利税5-10亿元;经大学科技园孵化、育成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当年产值力争达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到2021年,努力使厦门大学成为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创新企业发展基地,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经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育成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形成若干个高新技术企业群,当年企业产值力争达300亿元人民币左右,有能力辐射和推动省、市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特别是福建省和厦门市率先实现小康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年度指标 2000 2003 2005 2010 2021
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新建10-15个产学研基地;年均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 入园企业100-200家,孵化育成企业80-100家,孵化项目300个以上,实现技工贸年收入20-50亿元,孵化、育成企业的当年产值100亿元 成为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创新企业发展基地,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孵化、育成企业的当年产值300亿元
4、学科建设:
总的目标是:文科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高校前10名;理科和工科综合实力分别争取进入前10名和前30名。学校整体实力力争达到全国高校的前15名。
“十五”期间,建设12-1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5-20个省级重点学科,力争拥有12-1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6-2010年,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数量、覆盖面和整体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到2010年,所有基础学科、大部分应用类学科都具有培养博士生的能力,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具备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能力。
到2021年,除个别新设立的专业外,所有学科均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国家级重点学科中的若干学科跃居国际先进水平,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年 度指 标 2000年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2021年
一级学科博士点 7 7 12-16 所有基础学科均具备 除个别新设立外的所有学科均具备
可招收博士生专业 59 59
博士后流动站 7 7
国家重点学科 7 13 13
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 2-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5-6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 0 0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4 5
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 4 5-6
文科综合实力 保持在全国高校前10名
理科综合实力 争取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
工科综合实力 争取进入全国高校前30名
学校整体实力 力争达到全国高校的前15名
5、队伍建设: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吸引、集聚、培养、孕育高层次人才的运行机制,造就一支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富于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善于联合攻关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支技术精湛、保障有力、勇于奉献的实验技术、图书资料队伍和一支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管理干部队伍。
到2005年,教师队伍规模不低于3000人,其中全职教师不低于2000人,非全职教师约1000人;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0%以上,全校师生比约为1:14;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40%的教师具备独立地与国际同行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
到2010年,教师队伍规模不低于5000人,其中全职教师3000人左右,非全职教师2000人左右;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0%以上,全校师生比约为1:12,平均每年选留、引进全职教师数量不低于2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大幅度提高,70%的教师具备独立地与国际同行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
到2021年,维持师资队伍规模,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更高,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群体和学术上的领军人物。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全部教师都具备独立地与国际同行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
重视实验技术和图书资料队伍建设。到2005年,全职聘用的实验技术和图书资料队伍规模力争达到1000人,其中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0%以上为高级实验技术人员;到2010年,全职聘用的实验技术和图书资料队伍规模力争达到2000人,其中9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0%以上为高级实验技术人员。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适应学校事业的发展,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管理干部队伍。全校党政管理工作人员编制原则上控制在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左右,其中校部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原则上控制在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6%左右。
年度指标 2000年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2021年
教师队伍 1312 全职1600非全职600 3000(全职2000,非全职1000) 5000(全职3000,非全职2000) 结构优化、素质更高
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 29.8% 30%以上 60%以上 90%以上
具备独立地与国际同行开展学术交流能力的教师比例 30% 40% 70% 100%
师生比 1:13.9 1:14 1:12左右
实验技术和图书资料队伍总数 547 1000 2000
管理队伍 624 编制原则上控制在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左右,其中校部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原则上控制在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6%左右
6、学术交流:
到2005年,要与60所以上的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若干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建立实质性交流合作关系;鼓励各院系所(实验室)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十五”期间要有20-30个实验室或其它研究机构与国(境)外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到2010年,每个学院均与2所以上的国(境)外知名大学的相关院系、科研机构或若干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建立实质性交流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国际科研项目联合攻关、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到2021年,每个学院下属的系所(研究中心)均与1-2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的相关院系或研究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大部分学科参与国际科技、教育竞争的能力大大增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大大提高。
四、关于“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厦门大学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发展思路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承传厦门大学八十多年的优良办学传统,弘扬厦门大学崇尚的“四种精神”,发挥“侨、台、特、海”的区位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跨越发展。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次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一流的学科、汇聚一流的队伍、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福建省、厦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基本含义包括:
1、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加快发展不仅是新形势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校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在“发展战略规划”中,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办学规模、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办学空间的拓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经费的增长等方面。
2、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前已论及,我校的办学规模特别是研究生规模、研究生中的博士生规模、留学生规模均要保持一定的增长。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注重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始终坚持“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这是我校跨世纪的必然选择。
3、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以后,个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形成了千帆竞发的局面。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国内竞争力,是我们确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就要落后,要想实现我们的目标,就必须大踏步前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跨越,对于我校这样的重点院校来说,主要是质量和水平的跨越。要下定决心,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实现跨越,在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方面实现跨越,在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方面实现跨越。与此同时,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方针,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教育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是我们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号召推进教育创新,观念思路要创新、体制机制要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对外开放要创新、教师培养也要创新。我们在谋划发展的时候,要认真思考和探讨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的新举措。
5、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次建设”
在我校的各项建设中,要在坚持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和分层次建设。如,在学科结构调整和提高各学科水平的工作中,应该根据我校各个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实行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实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学科的情况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针,进行分层次建设,应是我们“十五”期间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思路。
6、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
为福建省、厦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实现我校奋斗目标的主要举措,主要有十个方面:
(一)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着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1、组织实施“质量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使所培养的新型人才具备几个特点:素质全面,品德优良;擅长终身学习,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领导、协调、沟通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2、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研究生招生机制,把承担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数作为教师有无招生资格的重要依据。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对博士生的创新要求,使博士生的培养与学校科研工作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学校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硕士生根据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要求进行分类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着重培养其实际操作的能力;研究型硕士生则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科生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以创新为目的的学习习惯;注重把知识传授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时间和充足的自由发展空间。
3、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要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方针,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著名企业、政府机构等多渠道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1、创新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精髓。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重点,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科研体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围绕国家各类重大科研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每年重点支持10个左右的创新研究方向和 1-2个创新研究群体;围绕国家成果转化计划,每年重点支持5-10个左右成果转化项目。
2、坚持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要始终不渝地加强化学、生物、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前沿性、交叉性的基础研究,加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重大、关键领域,重点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在有相对优势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要全面推动理论创新,推出一大批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精品”,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3、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
4、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要在全校上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创造性人才建设工程”,汇聚优秀人才,建设一流队伍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主要举措是:
1、广揽英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建立起一支与研究型大学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素质精良、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结合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选留、引进教师,要特别重视引进能够开拓或领导一个学科前进的学术带头人;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可采取“柔性引进”等多种灵活有效形式,引进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兼职,指导和参与学科建设工作、学科梯队建设、研究生培养工作。
学科建设经费中至少有20%用于本学科的人才引进;其余80%的经费,也必须围绕本学科的优秀人才制定使用计划。
2、加强培养,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培养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完备的环境、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上,以关心和支持其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主,以学校的制度压力为辅,搭建“感情平台”。完善以更新和拓展教师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与制度,每年选派100-200人次赴国外著名高校进修访问;继续实行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制度;充分利用国家和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种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计划;争取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奖教基金或提供专项资助;在学科群或跨学科研究机构内建立首席科学家制或首席教授制,在组建学科队伍、确定研究方向、经费安排上赋予充分的自主权。
3、重视团队建设,形成学术合力。要大力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学术梯队建设和跨学科开展合作研究,提高联合攻关和承担国家关键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每年重点资助建设1-2个校级创新团队。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用足用好宝贵的人力资源。要改革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逐步实行职务聘任制,从用人制度保证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学科创新、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的需要;要逐步实行教师的“复聘”制度,教师在校内可以跨院系、多院系聘任,保证优质的教师资源能得到最好的利用;要继续完善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制度,除继续做好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及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的岗位设置和聘任外,要建立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制度,通过这些岗位吸引海内外最优秀的人才来校工作。学校鼓励和支持各院系以各种方式筹集讲座教授基金,设立讲座教授岗位。
5、加强实验技术、图书资料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实验技术、图书资料人员和管理干部的聘用、选拔、使用、培养、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四)构筑“学科平台”,整体提高学科实力,创建一流学科
一流大学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但一流大学要有一批一流的学科。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我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抓住了这条主线,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带动学校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作为具有先进水平的一流学科,其高标准、高水平的奋斗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成就,二是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一流的学术成就包含三个主要的内容:培养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一流的学科建设水平也包含三个主要的内容:具有一流的学科方向,拥有一流的学科队伍,建设一流的学科基地。因而,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
以下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人在《2002中国大学评价》发表的有关数据,尽管该指标体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一家之言,但毕竟是社会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一种反映。
2001、2002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专 业 2001年排名 2002年排名 专 业 2001年排名 2002年排名
经济学 2 5 法学 10 9
教育学 7 水产科学 5
化学 8 文学 29
环境科学 9 政治学 7
艺术 10 12 考古学 8
统计学 2 历史学 10 15
外国文学 7 哲学 18
管理学 8 25
2002中国大学学科总排名中厦门大学所处地位
自然科学 31
社会科学 10
理学 12
工学 76
医学 74
1、构筑“学科平台”。要保护和建设好一批基础好、综合水平较高、对学科建设起引导、推动作用的基础学科和对发展高新技术学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增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重点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大建设强度,改善硬件条件,改革运行机制,以追求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和高效益作为最大目标。以重点带动一般,促进学科整体上水平。
3、创建一流学科。要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坚持“树优势、争一流、创名牌”,注重内涵发展,找准自身特色,明确建设重点,形成比较优势,使特色学科更具特色,优势学科实力更强。为此,确立以下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1)继续巩固化学、经济学等基础和优势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前沿领域,凝炼学科目标,增强学科整体实力,使其中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2)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掌握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瞄准那些能代表未来经济、科技发展方向的主流学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选准方向,重点建设,使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3)坚持将国家战略需求放在首位,瞄准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联合攻关,力争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海洋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有所创新与突破,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4)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以现有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加强协作和引进、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上发挥领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4、建立“学科特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若干学科群内建立“学科特区”,在人才引进、硬件建设、学术交流、访问考察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支持新兴、交叉学科的超常规发展。
(五)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
1、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办学。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等形式,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
2、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心从学校移到学院(系、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学院(系、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每年重点支持1-2个院(系、所、研究中心)与国外知名高校的相关院系或科研单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国际科研项目、人才培养项目合作,促进国际和区域间实质性合作与交流的全方位开展。
3、留学生教育要朝着专业化、高层次方向发展。拓宽海外教育办学渠道,拓展海外教育市场,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中高层次学历教育所占的比例。要理顺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留学生教育的专业覆盖面;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函授教育向网络教育的转变。
(六)发挥特有优势,加强对台交流,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做出积极贡献
1、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在对台交流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建立并完善双向交流制度,使学校成为与台湾教育界、科技界以及民间社会团体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2、充分发挥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台联、台属联谊会和海外教育学院的作用,积极做好在台校友和台湾各界人士的联谊、交流工作;创造条件,更多地吸引台湾优质生源,扩大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台生规模。
3、开展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使我校成为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对接的窗口和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台湾优质人力资源,有计划地聘请台湾教育界、学术界的拔尖人才来校任教或合作研究。
4、重点建设好台湾研究所和台湾研究中心,使厦门大学真正成为台湾问题研究的中心,成为中央和各级领导部门在台湾问题决策上的最优思想库和智囊团之一。
(七)优化校区功能,改善办学条件,营造最优化的办学环境,提供最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1、大力改善办学的软硬环境,努力营造优良的学习、生活和创业环境,形成环境优美、条件优越、令人向往的海湾型大学校园。
2、到2005年,新增校舍面积50万平方米,到2010年再增校舍面积50万平方米;争取在2005年使学生公寓达到“421”目标;到2005年,实现理工科教师人均实验用房不低于30平方米,文科教师人均工作用房不低于10平方米。
3、老校区以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教育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为主;其中曾厝垵部分以工科教育和产学研基地、科技园为主。漳州校区以专业学院低年级本科生教育、嘉庚学院和终身教育为主。
4、建设“数字厦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新老校区办学资源充分共享;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区管理办法,实现校区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5、不断深化后勤改革,建立并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在更高层次上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保障和服务。
(八)拓宽筹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为加快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
1、确保学校办学总经费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到2005年,当年度总经费达到10亿元左右;到2010年,当年度总经费达到20亿元左右;2021年度总经费达30亿元以上。
2、发展的速度和投人的力度,始终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拓宽筹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千方百计扩大办学资源和优化配置办学资源,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和发展后劲;与此同时,要做好“节流”工作,防止结构性浪费,彻底改变一方面资源不足,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资源浪费的状况。
(九)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以管理增效益
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依靠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来推动。要用创新的思维推进体制改革,但是,又不能单纯地“为改革而改革”、“为创新而创新”,而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和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着力突破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因此,“发展战略规划”的每一部分都涉及到了改革的内容,如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校院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后勤改革等等。因此可以说,这份“发展战略规划”充满了改革精神,是一个改革的计划。
同时,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管理。要健全、完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今后学校管理重心要下移,并主要运用规划、计划、拨款、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校各项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建立校内评估制度,牢固树立办学的效益观念,以评估为主要依据合理配置办学资源。
(十)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组织保证
1、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目标的根本保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依靠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1)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2)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领导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3、加强对统战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投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
4、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维护校园稳定,在稳定中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学校稳定。
各位代表,“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等特点和计划的导向功能,较为具体的内容不可能在总体计划上一一体现。因此,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分项规划和单位规划,使“发展战略规划”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通过本次会议的讨论,规划编制小组将尽快定稿,之后各有关部门对“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的思路或措施要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新世纪头二十年改革与发展的权威性文件,在学校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学校将加大对计划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以维护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代表们、同志们,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让我们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