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会动态 > 新闻频道 > 正文
公共卫生学院教职工踊跃接种戊肝疫苗,分享自主创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 点击数:

在校工会的积极努力和厦大医院的支持之下,厦门万泰沧海公司从今年4月份起为我校教职工及其家属接种戊肝疫苗提供了优惠价格,在厦大医院凭医保卡即可完成接种。

作为该疫苗的主要研发单位之一,公共卫生学院教职工成为首批受益者。截至4月20日,公共卫生学院(含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名教职工中,已有65名教职工(76%)以及7名家属完成了疫苗接种。

据悉,“厦大教职工5折优惠接种戊型肝炎疫苗活动”将持续到4月26日。活动期间,请有意愿接种疫苗的我校教职工向所在部门工会报名,并填写计划接种时间以便安排疫苗接种。

 

 

附:背景介绍

戊型肝炎疫苗是由我校科研人员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重大自主创新药物,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刊物《柳叶刀》(Lancet)并为我校赢得了国内外诸多赞誉。该疫苗由我校战略合作伙伴厦门万泰沧海公司实施产业化并于2012年正式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应用,并已进入厦门市医保支付范畴。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流行最广泛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主要经食物和饮水传播。1986-1988年,我国新疆地区曾爆发一起累计发病12万人、死亡近千人的戊肝大流行。据卫生部疾病报告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戊肝发病率上升明显,已超过甲肝成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首位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因诊断、报告规范而呈现较高的报告发病率。猪是我国非穆斯林地区居民感染戊肝病毒的最主要来源,国内外均曾报道与猪肉制品相关的戊肝食源性爆发流行。据国内多个地区的调查,目前待屠宰商品猪中戊肝病毒的携带率约5-10%。2010年江苏扬州地区某敬老院发生的一起进食猪肉相关的戊肝爆发,近百位老人中十余例发病,死亡1例。

老年人、基础性慢性肝病患者(如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慢性肝炎病人、严重脂肪肝患者等)、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毒携带者、器官移植病人、白血病患者等)、经常在外就餐者是戊肝高危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在南亚和东亚每年约发生650万例戊肝,导致16万人死亡及2700例胎儿流产。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戊肝的特效药物,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戊肝的最佳选择。

 

(公共卫生学院 茹晓燕)

打印    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