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会动态 > 新闻频道 > 正文
我校又一批女教职工先进集体和个人获省市表彰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9日 点击数:

3月7日上午,厦门市妇联在市人民会堂举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表彰会。市委副书记陈秋雄、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亚汝等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关工委主任、厦门市妇女人才研究会会长陈力文,校妇委会副主任、后勤集团党委副书记邓泽君,台湾研究院张羽教授,学生处副处长、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主任刘艳杰,幼儿园副园长范瑜萍,后勤集团妇委会主任高美芸等参加了本次表彰会。

会上对获得省市“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妇女之家”等荣誉称号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所长张羽教授荣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厦门大学幼儿园荣获“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荣获“厦门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厦门大学后勤集团妇委会荣获“妇女之家” 称号。

  

张羽——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现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教平台执行长,台湾研究院文学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集刊》编委。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两岸文化渊源与比较、福建涉台文化资源现状调查。自2013年文教平台组建以来,她积极配合平台主任工作,努力推动平台的方方面面建设,目前该平台已经初步建成两岸文教融合研究与实践领域中最有竞争力的协同创新团队。她严谨治学,著有学术著作《台湾文学的多种表情——关于台湾文学研究的思考》、《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合著)、《镜像台湾》(合著);在最优刊物《文学评论》、《台湾研究》等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各级各类项目多项。她教书育人,推动两岸硕博士生深度交流;积极挖掘福建涉台文化资源,繁荣地方文化;积极回馈社会,深入厦门市文联、军队、小学等单位,讲授台湾文化专题,普及涉台知识。曾获厦门大学“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幼儿园——福建省“巾帼文明岗”。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幼儿园始终秉承 “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遵循“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科、研、学能力的提高。2015年幼儿园成功申请省级规划课题《幼儿园自然生成课程的实践研究》,全体教师以幼儿为主题积极探索、寻找、发现适合幼儿发展与学习的课程内容与方案。充分利用厦门大学优质的社区资源及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幼儿创设绿化、美化、儿化、教育化浑然一体的良好成长环境,营造“自主、开放、互动”的园内氛围,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积极发挥福建省示范园示范和辐射作用,相继与厦门市爱华双语幼儿园、前埔汇育幼儿园、黄厝幼儿园以及翔安区内厝镇霞美中心幼儿园签订帮扶结对协议,每学期都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先后获“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基地先进集体”、“思明区文明学校”、“思明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先行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生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厦门市“巾帼文明岗”。 心理中心现有6人,其中女性5人,近年来,女教师们作为工作主力,始终坚守岗位、努力开拓,推动学校的心理工作。2016年中心开设各类心理课程20余学时,开展活动100余场,受益学生5000余人次,接待学生个体咨询2495人次。在工作中,她们牢固树立主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积极建设学习型团队,心理咨询师每周五晚上都自发地举办案例分析会,加强学习不断增加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有开拓精神,敢于突破,善于总结,形成有厦门大学特色的工作经验;主动投身社会公益服务,为社区、中学提供专业服务,还协助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开展长期免费培训和督导,为我市心理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曾获“福建省心理健康工作先进单位”、“ 2010-2015”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机构”。

后勤集团妇委会——妇女之家。在后勤集团党委的领导下,集团妇委会积极开展“妇女之家”创建活动,将“妇女之家”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妇女之家”创建活动与集团“青年文明号”创设活动互相结合,充分发挥女职工在集团文体活动、公益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女工干部队伍建设,吸纳优秀女职工进入“妇女之家”工作队伍,开展女职工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女职工参加厦门大学职工夜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组织女干部参加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团队组织、团队协作能力。

(供稿:校妇委会)

 

打印    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