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校庆 乒乓球台上师生交流显真情
------记厦门大学第四届乒乓球友谊比赛
2013年4月21日,下午15时许,厦门大学第四届师生乒乓球友谊赛于建文楼教职工活动中心成功开赛。此次比赛由校工会主办,我校教职工乒乓球协会、学生乒乓球协会承办,希望于厦门大学92周年校庆期间通过师生间的友谊比赛为校庆献礼,有效提高广大教师与学生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与竞技水平,更通过本次活动良好地促动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赛程综述
本次比赛共有8支队伍参赛,分别由教职工组成的四支队伍与学生组成的四支队伍构成。八支队伍分成A、B两组,每组组内进行单循环比赛,各小组积分前两名的球队进入半决赛。小组赛阶段每场比赛采取3局2胜制。小组赛的比赛中,来自A组的教师一队、二队各自轻松取胜学生三、四队,携手进入半决赛。相比之下,B组的比赛则更加激烈,除实力强大的教师四队直落三盘顺利出线外,剩余的三支队伍打得十分胶着,难解难分,最终学生一队艰难出线。
晋军半决赛的四支队伍中只有一支学生队伍,是由来自经济学院的叶展、管理学院的黄立臻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欣组成。最终学生一队在重重夹击下力克强敌突围成功,一举夺得冠军。
比赛花絮
教职工活动中心的比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场上比赛双方互不相让,逢球必争,场面热烈激情,场下观众连连喝彩。而在场下,换上运动服的老师们又仿佛恢复到了站在讲台上时的样子,将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言传身教,与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样的比赛不仅是双方互相切磋提高乒乓球技艺的平台,更是彼此的碰撞和较量中增进情谊的良好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本届赛事的老师中全部为男老师,学生队伍也多数由男生组成。于是学生三队的两名女生在下午的比赛中便自然获得了更多关注的目光。来自法学院的聂巧童技术出色,在小组赛首轮对阵教师一队的比赛中大放异彩,只是无奈水平差距悬殊,遗憾落败。而她的出色发挥也得到了人事处林强老师的赞扬。相信聂巧童在老师们的经验传授后和比赛气氛的熏陶下获益匪浅,竞技水平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学生队伍中,还有一个身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那便是一位来自法国的男生。在一个属于乒乓球的国家里,留学生们也自然而然被这种氛围感染,喜欢并热爱上乒乓球运动,记者也多次在乒乓球馆中看到他刻苦练球的身影。这也体现了本次比赛的包容性,更体现厦门大学让更多的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能够充分融入环境的胸怀。
精彩回放
整个下午的比赛精彩不断,高潮迭起。而在决赛中学生一队与教职工二队的对阵更是将整场比赛推向顶峰。率先进行出战的是黄立臻与管理学院的陈少华老师。年轻气盛的黄立臻采用正手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试图以力量和速度击溃对手。而经验老道的陈少华老师则使用生胶球拍让黄立臻很不适应,通过直板左推右攻的打法以守代攻,以柔克刚,在决赛的首场比赛中直落三盘率先为教职工二队获得一分。
尽管在决赛中占得先机,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高强度比赛让年龄较大的老师消耗更多的体能,更多的经验让他们在比赛中给对手制造了很多的麻烦,但不能阻挡年轻人们势如破竹的步伐。
在随后的两场比赛中,张欣与叶展分别击败了来自审计处的石济宇老师和工会的柯志坚老师,两个三比零的比分也显示了双方的体能差距。队长叶展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反手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让柯志坚老师无所适从,比赛的精彩也让观众大呼过瘾。在第四盘的比赛中,再次登场的黄立臻一改首场告负的颓势,以三比零的比分击败石济宇老师从而帮助学生一队顺利折桂。赛后简单的颁奖仪式也体现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赛后声音
颁奖仪式结束后,获得亚军队伍的成员、本届比赛的技术顾问柯志坚老师接受了记者简短的采访。柯老师表示,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在我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喜爱乒乓球的教职工人数众多,每天有几十位老师在教职工活动中心打乒乓球。正值厦门大学92周年校庆之际,本届比赛响应嘉庚精神的号召,切实提高我校师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和国球情节,同时也为了加强我校学生与教职工之间的交流。谈到最终没有获得冠军时,柯老师也笑称自己正处在运动生涯的下降期,而年轻人们却越打越好,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能更好的提高竞技水平。
厦门大学教职工乒乓球协会
厦门大学学生乒乓球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