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职工艺术素养,2025年4月19日上午,由厦门大学工会主办、厦门大学书画研究会承办的“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系列讲座之“专业视野下的书法创作”在教职工活动中心三楼306教室成功举办。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陈胜凯教授担任主讲。厦门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蒋东明,副会长谢华斌、吴世辉,以及书画研究会会员、教职工和书法爱好者等参加活动,现场墨香氤氲,反响热烈。讲座由厦门大学工会副主席余炳建主持。

在课堂环节,陈胜凯教授从“书法本体要求的四重维度”展开讲座,从书法史的经典案例切入,剖析历代名家作品的笔墨技法与精神内核。他结合自身创作实践,指出书法创作应纵向深入传统经典,横向关注当代艺术思潮,垂直打通各艺术门类壁垒;书法史研究避免停留于风格描述,重在揭示艺术的内在逻辑,要将古典美学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将时代精神注入传统艺术形式。他认为,当代书法家应不断提升文学修养、持续锤炼心性修为、主动担当文化传承使命,在人工智能挑战艺术本质的时代,书法艺术更需要注入人文精神。讲座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书法艺术中“技”与“道”的统一,领略了博古通今的书法大师风采。

在互动环节,陈教授现场书写张旭诗作,展示高超的书法技法。墨色浓淡相宜,深刻呈现着书法的韵味,浓墨饱满、厚重,淡墨空灵、清雅,干湿运用恰到好处,湿笔增加流动感,干笔突出质感。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使整篇作品的章法更加丰富。他将作品赠送给书画研究会,祝愿书画研究会越办越好。同时,他对教职工的自带作品逐一点评,从章法布局到细节处理提出专业指导意见。

参与的教师感慨道:“陈教授的讲解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创作实际,让我对‘书画创作’有了更深理解,收获很多,对我书法水平提升有很大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文化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厦门大学工会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以文化浸润涵养师德师风,助力教职工在艺术熏陶中提升审美素养,进而将文化自信融入教育教学,进一步构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校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