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会动态 > 新闻频道 > 正文
校工会赴翔安校区调研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点击数:

为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搭建职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等创新活动平台,推动新时期职工队伍建设。3月18日上午,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洪秋霞等一行4人赴翔安校区信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开展调研。

在信息学院,副院长龚树丰代表学院欢迎校工会一行的到来,并对学院工会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校工会副主席茹晓燕介绍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的目标及需要的条件,以及国家、省、市对职工创新工作室所提供的相关政策支持。常务副主席洪秋霞希望通过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来充分发挥创新创造示范效应,带动本单位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解决生产中的难题难点,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针对拟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刘向荣教授、学院团委书记黄艺明等老师表示,信息学院在服务国家地方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有利于强化校企合作,完善激励机制与成果转化路径,可以与学院教师工作坊相结合,有利于劳模或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工作室开展“传帮带”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实际项目,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

在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廖志丹首先肯定了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且通过制度完善、资源整合及激励措施可保障其连续性。作为首届厦门市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航院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殷春平谈到,学院在小发明小创造方面做出了很多试点,特别是近期将要推出的无人机送餐项目体现了“顶天立地”的航天精神——既瞄准尖端技术,又扎根民生需求。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正是要系统化、常态化地激活这种创新基因。

针对在两个学院中调研大家提及的有关奖励机制、安全保密等问题,校工会表示,将联合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座谈,细化建设标准与保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不仅能够让职工学有榜样、做有方向、敢有目标,更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新时期职工素质建设。


打印    收藏
Top